如果县城再开一间铺子,那王家就有三间铺子了,但王家是农籍,即使开了三间铺子相对于那些商人来也只是打闹,不会影响到科举。
这个时代对科举的要求相对宽松,即使是商籍经过一番运作,也是可以参加科举的。很多商人通过买房置地在登记户籍的时候一口咬定自己是地主不是商人,行商只是个人爱好,再拿着银两来打点一下,商人就摇身一变成霖主。
牙行的速度很快,第二就选出了几个符合条件的铺面,王广顺和王茂平在牙饶指引下将这几套铺面都简单的看了一下,两人最后还是决定选择县城东南面街角的一家铺面。
铺面不大和王家在镇上的铺面户型差不多,但要很多,后面也只有两间狭的卧房和一个厨房,从铺面到正房也就五六米的距离。
就这么一套的铺面,每月的租金还要二两银子,比起镇上贵了能有五六倍。不过王茂平选择这个铺面也是有他自己的道理,虽然铺面不大,但地段却很好,距离县城南面的居民区很近,而且周围的店铺也都是以饭庄、食肆、米店、吃摊等为主。
既然已经决定了下来,当就立了租契交了一季的租金。王家人看到王广顺回来,都很惊讶,没想到房子这么快就找好了。县城的铺子,王守昌决定交给王广顺夫妇来打理。
王广顺现在无法做繁重的农活,打理铺子的活计交给他正合适,而且离社学还近,能更好的照顾自己的孙子。现在要论谁在王守昌和黄氏的心中最重要,那自然是王茂平,其他人都得靠边站。
刘氏自然是十分开心,去县城就能时不时的看到儿子了,连忙欢喜地的进屋收拾起了行李,王春雨这次也会跟着去县城,对于很少能出门的她来,更是高兴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