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式乾殿。胡太后翻阅御案上的厚厚的军政官制,这份军政官制出自卫铉手笔,去年由尔朱荣派人送入京城。
胡太后知道这些官制都是高瞻远瞩的创举,但是要是用在暮气沉沉、病入膏肓的魏朝,魏朝怕是离死不远了。然而今天正午的生死决斗、以及围观百姓的热情,令她对武举有了别样心思;于是又拿出来观看,并且令卫铉入宫奏对。
胡太后爱不释手的合上册子,心中也默默反省:“此子惊采绝艳、军政兼通,有宰辅之才,所写的每一项、每一条都充满了变法图强之锐气、志向,更难得是与名门大阀没有纠葛,任用将官多为寒门豪强出身。若能入京任职,为朕循序渐进改制,大魏定能浴火重生。先前令卫铉出任上党行台都督的决定,多少有失理智了。”
她当初除了决定让卫铉牵制尔朱荣以外,还有卫铉在上党的作为太过霸道、太过激进,她担心卫铉入朝为官以后,像在上党那般锋芒毕露、锐意进取,最终打破朝堂微妙平衡,使朝堂大乱特乱。
胡太后正在思索如何能够做到两全其美之际,元季聪轻步进入大殿,在门口行礼道:“陛下,河东公到了。”
“宣。”胡太后脸色恢复平静,语气平稳的吐出“宣”字。
元季聪施了一礼,转身向殿外的卫铉轻声道:“河东公,请。”
卫铉抱拳一礼,从她身边进入大殿,向坐在御案后的胡太后行礼道:“臣卫铉拜见陛下。”
“卫卿免礼。”胡太后目光掠过卫铉,向门口的元季聪吩咐道:“季聪,不许任何人靠近大殿。”
“喏。”元季聪依命退出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