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基于此虑、又从汾州战场上吸取教训,而再加上乱上加乱的乱世即将到来,所以卫铉不但给辅兵、屯田兵赐番号,而且当正规军来训练。
“威武军”和“扬武军”队主以上的军官全部战兵中的有功将士担任;正是在他们严格的训练之下,两军倒也练得有模有样,气势和作战阵形甚至不比郡兵差。不过卫铉要求极严,不但按照战兵的要求来练,而且把武器装备都配备到每一个士兵身上。
在武器装备这方面,卫铉本来就从汾州缴获了很多,尔朱荣和元天穆另外赠送他几千套全新的装备,而尔朱英娥又从叔伯兄弟那里敲诈来了一批,此外还有缴自冯氏和冯氏将官的,所以他现在非但不差武器装备,而且富得流油。只不过武器和盔甲加起来足有几十斤重,两军里的一些士兵在如此沉重负重下,光是站着列队、奔跑一段时间,就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更别说是紧接而来的劈砍、刺击、拉弓等战术战法了。
一个多时辰的高强度训练下来,若非各级将领严格,两军士兵恐怕早已累趴一地了。好在整体情况一天天的变好,要是再这么训练两三个月,这两支军队定然像战兵那样,得到质的飞跃。
训练力度的加强,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粮食、草料;如果再加上将士们的俸禄,那就相当惊人了。
目前的一万战兵、斥候军和卫铉的亲军——神武军,全部是脱产的职业兵,卫铉按制给每人每年发俸十五石,一石十斗,每斗十三斤五两(汉斤)。也就是说,每名精锐战兵每年可以得到两千零二十五斤粮食,此外还能得到两匹绢。
辅兵是临时募集军队,士兵多数是老百姓,原本是没有俸禄,屯田兵和郡县兵的性质有些类似,两者属于军方管理,享有免税免役等待遇,平时一边屯垦耕种、一边训练,他们的俸禄和武器装备都是用免除的税、役抵销,一样没有俸禄。
但是卫铉如今按照战兵的标准来练来用,又打算培养成自己的嫡系军,自然不能一点都不给,于是以半脱产士兵来算,决定每年给每名士兵发四石粮食、两匹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