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可以。”卫铉说道:“田地是根本,只要有田地,百姓都能活下去。若非万不得已,百姓是不会贩卖田地的。故而郡府定下了禁止买卖田地的政策,使百姓人家有条活路。严惩的对象并非是贫困潦倒的卖方,而是有财力买田地的、人数占比少的买方。”
“此之以后,外来人家都要按户在官府登记,再由官府分配到某个县、某个乡定居,不是说要在哪儿定居、就在哪儿定居。”
司马氏是魏朝子民,卫铉无法拒绝;要是他们真的来了,也会按制给他们分田分地,但是必须分家、必须把奴户纳入官籍,之后由官府分到上党和乡郡、襄垣各县,而不是以整体聚居在某个郡、某个县。
这一招,卫铉乃是学自杨坚。杨坚为了打破宗族至上的社会关系,他在推行“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之时,以兄弟多、容易闹矛盾为由,令一块过日子家庭分家,各过各的。如果出现财产分配的矛盾,则由官府出面调解。
一些人口多的家庭本身就有这样那样的矛盾,早就有了分家之心;只不过由于世俗礼教、世俗眼光等等原因;大家只好硬着头皮、顶着重重矛盾一起生活。后来有了朝廷的分家制度、地方官府又出面帮助调解,于是顺水推舟,纷纷分了家。
这一项政策在隋朝肯定不能全面贯彻、全面普及,但是制度上、大势上,却也是一种进步了。
司马徽脸上不动声色,然而心下暗自凛然:这年代交通不便、通信不便,有的人家世代都没有到过郡治,如果他们司马氏以一家一户的方式分散各县,各家各户都会以小家为重,彼此之间的感情也会淡了下去。如此用不了十年时间,偌大家族必将形同陌路。
不过他虽然领会了卫铉险恶用心,可是司马家有求于人,而卫铉的背后又是凶名远扬的尔朱荣,自然不敢恶语相向;他深吸一口气,语气悲怆的拱手问道:“河东公,不能破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