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所有海岸线都位于地中海的原因,海军很难从地中海的两个出海口通向大西洋或者印度洋,总体发展受到太大的限制。
奥匈帝国也没好到哪去。虽然奥匈帝国拥有更大的战略纵深,但却和德国,俄国以及意大利三个列强接壤,同时还和巴尔干半岛这个著名的火药桶相邻。
虽然奥匈帝国的实力确实强大,但处在这样的四面夹击之地,纵使有滔天的实力也无力回天。
也正因为这一点,在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结束之后,奥匈帝国的战略政策已经有了极大的转变。
原本的奥匈帝国首相是弗里德里希·斐迪南·冯·博伊斯特,一个著名的仇视普鲁士,并且尽全力阻止南北德意志统一的家伙。
尽管弗里德里希·斐迪南·冯·博伊斯特极力促成了奥匈帝国的建立,并且加强了哈布斯堡王朝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但因为他仇视普鲁士的政策可能会导致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之间强大的冲突,最终他被罢免了首相职位,换上了现任奥匈帝国外交部长久洛·安德拉希。
奥匈帝国从仇视普鲁士到交好德意志的态度转变,也离不开巴尔干半岛愈演愈烈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