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阳眼前是一个极为陌生的余家村。
除了小洋楼,以及进村道路两侧规划的小平房,其余地方,触目可及之处全是乱搭乱建的窝棚。
这些窝棚,有的以一米高的土坯作为矮墙,再在上面担几根木棍,铺一层货车弃用的塑料篷布,然后压上几块砖瓦石块。
有的以木桩作为支撑,四周绑上一圈拆开又缝合的水泥蛇皮袋,再在上面搭建几块石棉瓦。
也有的利用草席、铁皮、废弃家具、闲置车辆,构成了各种各样的‘房子’。
并且房子数量极多,甚至形成了一条条遍布臭水和垃圾的狭窄胡同。
置身其中,依稀可以听到打鼾声、吵架声、读书声、切菜声……
而要望远方,有晾晒的杂乱衣服,有刚洗完的婴儿尿布,有圈养的小鸡苗,也有乱跑的土狗……
余阳忽然想起代表一个时代的产物,城中村。
但眼前的条件,显然比不上城中村,应该叫村外村,或者贫民窟。